鍾穎淇父母(標題)
訪問整理|龐貝氏症|20210913|鍾穎淇父母
十四歲的鍾穎淇患嬰兒型龐貝氏症,出生不久已被確診。這種罕有遺傳病令她渾身肌肉無力、發育遲緩,甚至有可能活不過一歲。當初淇淇父母決定每月支付萬多元的針藥費醫治女兒,只為給她一個機會,希望她的人生可以走遠一點點。十四年過去,很多照顧女兒的艱辛或許不足為外人道,甚至淇淇在2020年中開始不獲醫管局資助而停用特殊針藥,身體機能逐漸停頓,有可能突然離世,但鍾爸爸、鍾媽媽從未後悔生下淇淇,更感激女兒為自己帶來不一樣的人生。
2006年11月,淇淇出生只有十天,便因呼吸不暢順轉往深切治療部。鍾爸爸說:「最初醫生不知道是甚麽病,只知道她肌肉張力較低,頸部不夠力,舌頭較厚、心肌比較肥大。」當時醫院有一名龐貝氏症患者,院方懷疑淇淇也可能患有此症,於是將她的血液送往台灣檢測,後來證實確診。
自付藥費過萬,救還是不救?
為解釋淇淇病況,醫院安排主診醫生及專家與鍾爸爸、鍾媽媽會面,兩夫婦首次面對決定女兒生死的難題。鍾爸爸道:「醫生說如果不用藥,女兒生命可能只有一歲或不足一歲,如果用藥,藥費會很貴,由我們來決定。」當時那款新藥並未納入醫管局所資助的名單內,需由病人自費,每隔兩星期到醫院注射一次,並按病人的體重下藥。即使嬰兒期的淇淇身體很輕,每月藥費也需萬多元,而且病人有可能會遇上藥物排斥。
淇淇父母離開醫院後,兩夫婦一邊吃午飯,一邊消化突如其來的消息,並開始上網瀏覧龐貝氏症的資料。經過一番商討,二人決定給女兒一個機會。鍾媽媽說:「她是嬰兒,沒有選擇權,若我們在這時候選擇放手,她便沒法再走下去。」二人只希望能幫助女兒,不敢想很長遠,鍾媽媽接着說:「她有可能活不過兩、三歲,那其實已經賺了!沒想到她現在已經十四歲了!」
心跳二百,需用直昇機送院
2007年初,淇淇第一次注射特效針藥,狀況平穩後出院回到長洲家中。不久後,某夜,她突然嘔吐,面色蒼白,最終由直昇機送院。鍾媽媽回憶說:「我和家傭姐姐輪流抱着淇淇,跑到長洲醫院,到院時,她心跳已達200。護士說她心臟有事!我和姐姐抱着她,她好像想要睡覺,我們便不斷喚醒她。後來護士為她提供氧氣,並立刻召喚直昇機,將她送往東區醫院。」到院後,院方為淇淇敷冰,先後打了兩支強心針,情況才穩定下來。
隨後,淇淇繼續注射特效針藥,也確實有助改善和維持她的狀況。淇淇父母初時自資針藥,再加上一些報業基金資助,支付了大約一年的藥費。後來經過努力爭取,醫管局於2008年初將該款新藥列入資助範圍,兩夫婦的藥費重擔才得以放下。
不過,淇淇在五歲時因嚴重肺炎住院半年,並需長時間使用呼吸機,醫管局專家評估她的狀況並不適合接受該款針藥,那一年政府停止了資助她的針藥費。幸好有報業基金協助籌款,淇淇父母才能應付往後一年的龐大藥費。翌年,二人重新向醫管局申請針藥資助,再度獲得批核。
照顧兒女從來都不是易事,令父母感到快樂、欣慰的可能並非甚麽大事,而是日常的一點一滴。淇淇十八個月大,終於學會自己走路,雖然比一般嬰兒來得較遲,步伐亦不穩,但淇淇父母眼見女兒努力克服自身困難,逐漸成長及進步,覺得十分開心和鼓舞。
由抗拒吞嚥至喜愛食物,卻突然永不能進食
淇淇小時候可能因為吞嚥困難,不喜歡吃東西,爸爸媽媽千方百計哄她,引導女兒進食。看着她從抗拒咀嚼到開始喜歡吃叉燒、雞翼等食物,二人心裏欣慰,怎料,壞消息降臨。
三歲前,淇淇不時患上肺炎,後來醫生發現她因食道肌肉較弱,吞嚥時,食物容易誤入氣管,引發肺炎,於是建議她做手術開出「胃造口」。雖然手術有助解決肺炎頻發問題,但女兒從此只能依仗造口餵飼流質食物。這結果對淇淇父母打擊很大,鍾爸爸回想時不禁眼眶泛紅:「我心痛她很努力地學會做一件事情,卻要突然停下,不能再用口進食。」手術完畢,某天晚上,他在醫院陪伴女兒時向她解說因由:「你以後不能吃東西,不必再辛苦用口吃東西了。」鍾爸爸仍記得當時女兒的小嘴不停地動:「像在吃東西。」他說。
洗澡是「工程」,耗時兩小時
龐貝氏症令淇淇肌肉乏力,就像「趴地熊」,無法自己坐起來,平日活動都需要依靠輪椅,並需24小時接駁呼吸機。這些限制令淇淇的一些生活細節變成難題,簡單如洗澡,就要花上兩個小時。
淇淇無法乘坐輪椅進入浴室,洗澡是家裏一項勞師動眾的「工程」。首先,淇淇家人在睡床上鋪防水墊,再放上充氣水池作為浴盆,讓淇淇躺身其中,然後使用連接另一個水盆的便携式花灑為淇淇沖身,期間要留意不可淋濕呼吸機和淇淇身上的接駁造口。因這洗澡「工程」實屬不易,故淇淇大多靠抹身清潔身體,鍾媽媽有見台灣某些福利機構設有流動沐浴車,可以為身體不便的長者和有需要人士提供上門洗澡服務,大表羡慕。
排除萬難,全家成功乘坐飛機旅行
淇淇從前很喜歡出門見朋友,雖然後來行動不便,父母亦樂於盡量帶她出門,讓她享受生活。淇淇小時候曾需要在鼻孔插鼻飼管,以方便餵飼流質食物,鍾媽媽不理別人目光和竊竊私語,照樣帶女兒玩滑梯。兩夫婦甚至排除萬難,在淇淇十歲時帶她乘坐飛機到台灣旅行。由上、下飛機到安排住宿,以及如何安置呼吸機等,當中難關不少,但鍾爸爸決心堅定:「她開了個造口,又要使用呼吸機,可以坐飛機嗎?不知道便問航空公司,要自己找方法解決。」困難重重卻終於成功克服挑戰,兩夫婦既開心又自豪,這趟旅行亦成為一家三口的珍貴回憶。
身體機能走向停頓,醫管局再斷資助
一家三口信念堅定,可惜,近三、四年來,即使淇淇注射了特效針藥,身體機能仍逐漸變差。2020年7月,醫管局停止資助淇淇的針藥費,而自費針藥費用龐大,淇淇無奈被迫停用針藥。鍾爸爸坦言再次獲批醫管局資助的機會不大,故此不再花時間爭取,寧願多花心思和精力陪伴和照顧女兒。
停用針藥後,淇淇的腸道功能明顯轉差,經常阻塞,需服藥治理,心跳亦漸漸變慢。眼見淇淇身體機能慢慢步向停頓,淇淇父母已接受女兒有可能隨時離世的現實,並已作出相應安排。夫婦二人曾向女兒解釋狀況,並詢問她的意見,假使到了生命盡頭的一天,她感到十分不適,女兒是否希望父母將她送院。鍾媽媽說:「她說她想留在家。」女兒態度堅決,夫婦多番確定她的意向後和醫生商量,簽下了「不作心肺復甦術」的文件。鍾爸爸說:「知道她可能會有這一天,我們作好安排,然後盡量令淇淇生活得更好、更舒服,讓她開心一些。」
女兒帶領父母走人生路
鍾爸爸、鍾媽媽直言現時女兒的生命已進入倒數階段。回顧與罕見病奮鬥十數載歲月裏,儘管百般滋味,夫婦二人皆無悔誕下淇淇這個女兒。鍾爸爸說:「一個正常家庭,可能是父母帶領子女走人生路,但淇淇患有這病,其實是她帶我們去走人生路,遇見一般家庭不會感受到的、看到的事物。」鍾媽媽接着說:「我覺得開心的(時光)比不開心的多。她的出現豐富了我們的人生。感謝她讓我們接觸了不同的人,經歷了不同的事。」鍾媽媽覺得人生如若一帆風順,生命也顯得平凡,她再說:「因為淇淇的出現,讓我們面對了很多衝擊、起伏、開心和不開心,這都要感謝她,讓我們的人生不一樣。」她坦言到了最後一刻,可能會很不捨,但也希望能樂觀面對。
家長接受現實,問題自然解決
作為過來人,淇淇父母希望他們的經驗對其他罕有病患者家庭帶來幫助。鍾爸爸指有些父母突然得悉子女患有罕有病,對未來可能感到無望,同時也擔心沒有能力照顧孩子。他堅定相信,只要家長願意接受和面對現實,自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,學懂如何照顧病童。他認為家長過度擔憂,可能會影響病童病情,一家人生活氣氛也不佳。他道:「其實,最重要的是你如何去看待生命。」他反問家長希望孩子們痛苦地活到八、九十歲,還是快快樂樂地活幾年?最後,鍾爸爸語重心長地道:「孩子需要有生命的價值,這視乎父母怎樣去面對。」